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李梦迪 通讯员 秦亚龙)10月30日下午,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北园,曹福亮、蒋剑春、刘仲华三位院士与银缕梅的共同发现、命名者魏宏图、王希蕖老先生共同植下了一株银缕梅,这也是几十年来园区第三次引种银缕梅。
开阔的草坪上,火红的叶与落日余晖碰撞,光影交错,引得不少公众驻足观赏、了解这一珍稀濒危物种。
作为6700多万年前恐龙灭绝时代的孑遗物种,银缕梅素有“万古第一梅”和“恐龙赏过的梅”的美称,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如今,野生种群的银缕梅数量已十分稀少,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为濒危物种。
银缕梅的花没有花瓣,非常古老稀奇
银缕梅的果实
其花无瓣、树皮光滑却色如迷彩,到了秋季叶色从绿色变成黄色再逐渐变成红色、紫色,欣赏成片的银缕梅是较佳的视觉盛宴。
这并不是银缕梅首次“搬家”来宁,被称为植物界“活化石”的它与南京中山植物园有着不解的渊源。
银缕梅模式标本(1935年)
早在1935年,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前身)的植物学家沈隽,在宜兴芙蓉寺石灰岩山地采集时,发现了一种植物的标本,仅挂了果实没有花朵,看起来像金缕梅但又有差异。后因历史原因,研究工作中断。1979年,此树以“小叶金缕梅”为名载入《中国植物志》。
1954年,植物园研究员单人骅在清理植物标本时,重新开启了这份封存了20年的标本。他肯定该树种是金缕梅科种群中的一员但与现有品种不同,却因缺少花期标本,尚不能确认。
邓懋彬先生采集并引证的银缕梅标本(1991年)
直到1987年,邓懋彬研究员带着昔日恩师单人骅先生的嘱托来到宜兴,踏上了寻“梅”之路,与其一同前往的还有研究员魏宏图。“我还记得当时连续蹲守四五年,一开始在宜兴善卷洞发现时,没看到它开花,后面连续去了好几年。”魏宏图老先生回忆,经过5年苦守,二人终于在宜兴石灰岩山地看到了这种“只结果不开花”的植物开花了,“没有花瓣,和金缕梅差异较大。”
带着几株2-3年生的幼苗返宁后,邓老与魏宏图、王希蕖两名研究员对采集样本进行调研。据王希蕖老先生回忆,团队前后联系多名国内外植物学专家邮寄相似植物样本进行性状比对研究,成功根据采集到的有花标本在《植物分类学报》上发表了论文《银缕梅属——中国金缕梅科一新属》。自此,“银缕梅”有了自己的名字。
位于宜兴的银缕梅研发基地 “银缕梅的发现、命名、引种保育、原生境回归和保护开发利用,都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有着深厚的链接。”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姚东瑞介绍,几十年来,研究所先后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引种、保育了两批银缕梅,共20余棵,方便研究的同时,对这一频危物种进行迁地保护。同时,中山植物园与宜兴市神池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银缕梅新品种选育、繁殖和栽培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成功繁育了不同规格的种苗50余万株,三位院士种下的这一棵就是来自该基地。
在研究所内,新一代青年研究员们在传承中进一步探索,持续开展包括系统分类、资源分布和群落特征、珍稀濒危原因和标准化育苗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同时通过同种个体杂交探索更多基因多样性的可能。“对像银缕梅这样的珍稀植物的发现、研究和保护,对于物种多样性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应该加强科普教育和宣传,更好地保护其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刘仲华院士说。(部分图片来源:南京中山植物园) 编辑: 路航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